当前位置 : 首页 > 热点资讯 >详情

北京丰台产业加速聚集

热点资讯 来源 :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 2022-04-20 05:54:00

科技、文化等领域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增长

北京丰台产业加速聚集

光明日报记者 张景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洁思

一季度收官,北京市丰台区迎来“开门红”。数据显示,金融、科技、文化、商务等重点行业领域实现较快增长,其中科技、文化等领域保持20%以上高速增长,新设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企业103家,注册资本共计416亿元,同比上升49%。近日,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和企业、园区,探究丰台产业发展的密码。

政策兑现 企业纷至沓来

“丰台区的营商环境正在不断优化,特别是‘丰九条’的出台,推动了企业更好发展。”北京首科创融科技孵化器董事长沈艳婷说。

沈艳婷提到的“丰九条”,就是《丰台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措施(试行)》,涉及9项政策。2021年年底,丰台区启动兑现了2020年度“丰九条”第四、第八条政策,共惠及企业233家,涉及资金7828.67万元。沈艳婷的企业符合相关政策,拿到了130万元的一次性现金补贴。

“这对高成长性企业来说是极有吸引力的。”丰台区科信局副局长罗胜表示。

今年1月,北京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.5亿元,在丰台投资设立爱尔眼科医院北京总部(国际医院)。公司负责人李俊说:“选址丰台充满信心。丰台辖区内有北京西站、北京南站,丰台站马上又要开通,还有正在建设的丽泽航站楼,交通优势明显。”

李俊的眼光是准确的。今年一季度,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已引进54家金融、科技类企业;丰台科技园新引进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企业180家,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37家,高精尖项目占比76%,亿元以上企业18家。

罗胜告诉记者,在“丰九条”等一系列措施的加持下,一季度丰台区引进高成长培育企业72家,引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,新增62家北京市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。接下来,“丰九条”的兑现速度将进一步加快。目前,丰台区已启动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申报工作,让企业尽快享受政策红包。

审批提速 投资实现落地

位于北京西三环外的周庄子村改造二期项目,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,用时只有108天。项目开发商懋源地产副总经理刘强说,这个速度是没想到的,过去从拿地到开工至少要大半年。

去年10月拿地后,项目团队统计后发现,他们至少要与18个部门对接。“一个一个部门跑下来,几个月就过去了。”令刘强想不到的是,丰台区主动提出将18个部门组织到一起,与企业一次完成全部需求对接。

丰台区住建委副主任邓莉丽介绍,从1月29日开始,丰台区住建委对该项目分3批核发了5张施工许可证。其中,最后一批施工许可证3月17日提交材料,区住建委当天踏勘、当天出证。

对企业来说,节约时间就是节省成本。对政府来说,促进缩短房屋开发周期,提高房屋供给效率,有利于维护“房住不炒”;同时,让共有产权住房尽快动工、尽快落地,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。

主动服务 解决企业后顾之忧

近日,在丰台科技园,中国华电科工集团门前张贴着最新一批入选公租房的人员名单。公租房离公司不远,一个月1000元的租金,就是应届毕业生也能够负担。

华电科工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彭刚平说:“对一家产研结合的企业来说,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。应届生工资不高,如果解决不了居住成本问题,就很难吸引到人才。”

近些年,丰台区通过点对点服务,相继协调丰台科技园周边两处公租房,为华电科工解决了27名员工的居住问题。

作为华电集团全资子公司,2021年,华电科工资产总额达到502亿元,当年营业收入223亿元。在华电科工的带动下,华电集团的多家直属单位和基层企业先后落户丰台区,注册资本金共计207.48亿元。

在彭刚平看来,丰台的环境正在越变越好,产业在加速聚集。华电科工的西侧是金丰能源大厦,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两家企业相距不到1公里,“产业研发在一起做事情,节约了企业的成本,提高了效率”。

与此同时,仅2021年,华电科工及华电重工等12家所属单位就为丰台带来税收3.37亿元;2013年至2021年累计缴纳税款达到30.90亿元。今年一季度,华电科工营业收入实现37.26亿元,同比增长6.76%。

留住人才—创新发展—贡献税收,在这条企业视角下的完整链条背后,始终有服务型政府在发挥作用,最终实现了企业与政府的“双赢”。

《光明日报》( 2022年04月20日 10版)

标签:

精彩放送

返回顶部